发布日期:2025-10-30
海纳百川,“洋”帆远航,强国使命,逐梦深蓝。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紧贴国家海洋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汇聚全球优秀人才,勇担探索深蓝、经略海洋的时代责任,共同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欢迎海外优秀人才依托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申报各年度海外优青项目!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融入天大、探索海洋,在这里共同成就“天大”海洋事业!

天津大学“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旨在为海内外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和共商合作的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七届,邀请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青年才俊参会,为我校实施“北洋学者英才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汇聚全球英才。本届论坛包括主论坛及海洋学院分论坛,将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主论坛定于2025年11月27日(周四)召开,海洋学院分论坛将于主论坛之后召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招聘计划
1. 招聘领域
海洋科学:海洋预测预报(海洋数据同化、智能海洋预报),海洋化学化工(海洋资源化学、海洋环境化学)等方向;
海洋技术:海洋探测技术(海洋传感技术、海洋探测平台)、海洋信息技术(海洋测量工程、海洋数据工程)等方向;
海洋管理学:海洋经济管理等。
2. 招聘岗位
讲席教授、菁英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副高职称)、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中级职称)。
3. 申请条件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具有博士学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绩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4. 岗位职责
讲席教授
(1)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主持国家级乃至国际重大科研任务,带领本学科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或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2)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取得卓越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成绩,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持续引育优秀青年人才。
菁英教授
(1)在本学科领域取得海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成果,获得权威机构或专家高度认可,具备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方向,承担核心教学与研究任务,推动科研成果产出、重点平台建设及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英才教授
(1)具备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科研基础,能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或学科前沿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展现较强的学术潜力与发展动能。
(2)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1)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已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初步成果,具备明确的研究方向、扎实的学术积累和持续发展潜力。
(2)在人才培养、科研团队支撑、国际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骨干支撑。
副研究员
(1)在本学科方向取得稳定的学术成果,具备较好的学术积累和研究潜力,能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申报与组织。
(2)聚焦科研支撑与学术合作,参与团队建设与平台运行。应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逐步成长为科研骨干和学术中坚力量。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教学辅助等工作,支持人才团队、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发展等。
5. 支持保障
学校为引进人才在岗位安排、科研条件、团队建设和发展周期等方面提供系统支持,并在薪酬待遇、安家支持、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保持显著竞争力。同时,配套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服务,营造兼顾科研与生活的一流发展环境,助力人才安心发展、潜心科研。
讲席教授、菁英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岗位以事业编制聘用。副研究员、博士后岗位签订劳动合同。
三、人才项目
欢迎具有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潜力的学者踊跃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具体支持待遇如下:
1. 高位起步 绿色通道
给予事业编制正高教职,聘任“菁英教授”岗位,开通直聘博导绿色通道,授予博导资格。对进入海优会评但暂未通过者,可优先推荐申报英才岗位(事业编制)。
2. 收入丰厚 支持长效
提供具有高竞争力的薪酬,并配套充足的安家费和科研经费。首聘期结束后继续提供长周期薪酬支持,助力教师在稳定周期中冲刺更高平台,后续亦可按照学校晋升通道,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3. 有力团队 稳健护航
入职首年即配备研究生招生指标,首聘期内硕/博研究所招生指标单列,学校全额支持招收2名博士后;尊重发展意愿,引进人才可自由选择加入团队或独立发展,平台资源同样保障。
4. 优质教育 全龄守护
配有优质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5. 宜居安心 医疗无忧
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北洋园、卫津路双校区周转住房,生活配套完善,双校区均有地铁直达,出行便捷。依托优质附属医院资源,为教职工及家人提供全面医疗保障,守护健康,保障幸福生活。
6. 高考优势 沃土成才
天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优势凸显,是全国三个高考自主命题省市之一。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如计划参加本届论坛,请点击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WWlQbk5BRHVMeXhN或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相关信息。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22-87370655
学院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8教学楼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海洋学院”)成立于2014年4月。学院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紧贴国家海洋人才需求,突出信息化技术变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个“面向需求、理工结合、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1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正高22人,副高30人。学院拥有国家领军人才3名,国家青年人才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3名,“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2名,其他省部级人才8名。国家重点研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等9人。
学院按照信息化、案例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科学制定了面向数据、体系完整、本-硕-博贯通的新工科课程体系,拥有海洋探测技术教学实践平台、海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动力学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化学化工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影视教学馆五大教学实践平台。海洋科学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7,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50名,泰晤士中国学科排名A类。海洋技术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2。
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各部委项目等科研项目。获批天津市港口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海洋环境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基地、天津市高校培育智库等。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专利奖金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成立天津大学津南区创新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分会。
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海洋强国”战略,获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印尼人文交流机制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第二批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中国-印尼智慧海洋中心”、“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开设天津大学海洋技术东盟专班。在推进人才与学科建设过程中与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印尼泗水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高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