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速通道 - 招贤纳士 - 正文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发布日期:2021-11-25

  天津大学“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 旨在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牵引,坚持引育并举,统筹推进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流大学汇聚全球英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学院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紧贴国家海洋人才需求,诚挚邀请各类优秀人才加盟!


天津大学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海洋科学与技术分论坛


  一、论坛安排

  本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海洋科学与技术分论坛预计在12月中下旬采取线上形式召开,具体日程待定。

  二、学科领域

  学科领域: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具体方向: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探测技术、水声工程、海洋遥感技术、海洋定位导航技术、海洋测绘技术等方向。

  三、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讲席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副高职称)、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中级职称)

  四、申请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具有博士学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绩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五、岗位职责

  讲席教授

  1.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致力于教师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英才教授

  1.原则上英才教授入选时不应超过55周岁。

  2.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具备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或能力,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并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果。

  3.具有符合学科发展的独立研究方向,能够带领本学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能够引领本学科开展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研究。

  4.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英才副教授

  1.原则上英才副教授入选时不应超过45周岁。

  2.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具备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或能力,完成学校或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3.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国内外相关领域表现突出并获得同行专家认可。

  4.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副研究员

  1.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具有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2.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参加本学科领域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部市各级科技项目。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教学辅助等工作,支持人才团队、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发展等。

  六、报名方式

  请扫描下放二维码报名天津大学第十一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

  注意:请提供下列材料并整合成为一个PDF文档作为附件上传,命名方式为“学院-学科-姓名”,例如“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姓名”。同时将该文档发送至海洋学院联系人邮箱:chenmeizhu@tju.edu.cn

  1.个人简历;

  2.教学经历、可主讲的核心课程、未来教学计划;

  3.三项代表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论文、著作、专利、转化、应用、资政等);

  4.未来研究计划;

  5.三封推荐信。


报名地址:https://crm.9151.com.cn/WhIHC


  七、联系方式

  海洋学院: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22-87370655

  联系邮箱:chenmeizhu@tju.edu.cn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第8教学楼

  学校人事处:

  ★ 讲席教授、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岗位

  联系人:杨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2079

  联系邮箱:talent@tju.edu.cn

  ★ 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岗位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4886

  联系邮箱:enquiry_hr@tju.edu.cn

  ★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岗位

  联系人:霍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3100

  联系邮箱:postdoctor@tju.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

  邮编:300350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海洋学院”)成立于2014年4月。天津大学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本学院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紧贴国家海洋人才需求,突出信息化技术变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个“面向需求、理工结合、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现有教职员工57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正高14人,副高17人。学院拥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四青人才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1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重点研发项目首席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名天津市青年托举人才1名,其他天津市授衔专家5名。

  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海洋技术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位。2016年学院申请并获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学院申请并获批海洋技术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新增海洋科学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目前,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海洋科学”和2个自设二级学科“海洋环境动力学”和“海洋技术”。在学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方案的环境生态领域中,海洋科学学科属于三个核心学科之一。依据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天津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四,海洋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九。

  学院按照信息化、案例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科学制定了面向数据、体系完整、本-硕-博贯通的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海洋学院已拥有海洋探测技术教学实践平台、海洋数据工程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动力学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化学教学实践平台、海洋影视教学馆、海洋观测场六大实验基地,全方位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同时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智慧海洋平台,包含三个维度,一是海洋技术实践认知,并开设水下机器人实训课,从入学即给同学们建立认识;二是建立海洋专业培养体系,以海洋数据为核心,搭建学科交叉教学平台;三是开设课程设计类课程,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聚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海洋认知、开展现场实习,大大缩短了从理论教学到实习实践的距离。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完善“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学生朋辈导师”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本科生深造比例超过60%,毕业生始终保持100%就业率。学生先后在国家挑战杯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世界智能大会水下机器人挑战赛、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等十余项竞赛中斩获荣誉。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符号”为主题,组建实践队赴东盟国家开展调研,宣传中国形象、推广中国文化,活动得到团中央的积极肯定,被授予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等荣誉。连续3年组织学生开展渔村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围绕“五育并举”理念构建一门常态化海洋实践课、一个海洋特色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一本《渔村社会调查实践教程》、一套“海洋专业实践经验”的“四个一”特色育人新格局,实现天大方案与海洋智慧的有机结合,活动受到人民网人民视频、中青在线、中国海洋报、环球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学院已承担国家“973项目”、国防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各部委项目等科研项目共九十余项,连续三年获得国防创新特区项目,获批天津市港口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中心,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专利奖金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成立天津大学津南区创新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分会。

  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海洋强国”战略,获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印尼人文交流机制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第二批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中国-印尼智慧海洋中心”、“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新工科教育共同体”。连续举办“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创新课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实践课程”以及“中国-东盟海洋北斗技术研讨会”、“中国-东盟高校赛艇比赛活动”、“中国-东盟‘向海而学’学生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获批2项“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来华工作计划项目”。学院设立“合众思壮留学教育基金”,签订了多个国际合作框架协议。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国家环境部、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美国里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泰国东方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萨格勒布大学、印尼泗水理工学院、印尼苏门答腊理工学院等国际高校与机构建立密切合作沟通机制。


扫码报名


阅读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PDxIdu8a7yYeqje3hFnqA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