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 正文

【突破】国内学界首次就明代海洋遗产研究问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发布日期:2020-08-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56)“中国海洋遗产研究”成果

日前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技术实验室与天津大学海洋战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明代浙江海洋文化遗产为对象,结合分形统计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在S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上发表学术论文“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coastal military settlements in Ming dynasty and natural terrain”(明代浙江沿海军事聚落建设与海洋自然疆域的关系)。这是国内学界首次就明代海洋遗产研究问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图一

明代浙江海防军事聚落是中国古代沿海军事聚落的代表(图1),其军事力量分布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军事分级结构符合分形体系特征。现有研究中,对于传统沿海军事聚落的研究,大多为基于史料的历史研究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一直存在难以准确描述自然地貌对军事聚落的影响方式的问题。

该论文依据分形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在地理学已广泛应用的计盒维数法计算一定范围内浙江海防聚落的地貌分维数,利用ArcGIS平台对传统计盒法进行优化,得到地貌复杂度指标。再分析该指标与从历史典籍中提取的军事力量规模数据的相关性,从而突破一般研究的定性结论,得到该范围内自然地形复杂度对军事建置,尤其是驻军数量分布的定量影响方式。这种方法通过分形维数实现对复杂概念的数字化,为大规模古代海洋遗产的量化研究提供可能。



明代浙江海防其军事层级与分布如图2所示,浙江都司直接指挥卫城,卫城辖守御千户所,卫、所所辖地域又均设有关隘、寨、烽堠等末级感知军事设施,形成明确的分级网络。其中海防军事聚落中都司—卫城—所城均有相似的形制,由上到下规模减小规制简化,各级聚落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和规则不变性。海防各级军事聚落层级模型如图2所示,与图3所示康拖三分集等分形理论中代表模型一致。由此判断分形学理论适用于此类海洋遗产的研究,并利用位序-规模法、计盒法等基于分形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展开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明代浙江海防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沿海聚落,军事聚落规模受自然地貌的影响不大,更多考虑总体控制范围内实际的军事需求。但自然地貌复杂度与驻军数量的分布显著相关,并且相较于沿海聚落军事力量控制范围内的地形,其城址周边一带的地形对驻军数量变化的影响力更大。地貌复杂之处使军队难以掌握地形,所需的原始驻兵人数更多,一旦开战此处易守难攻,反而更利于军事力量的保持。这种特征在沿海防御性聚落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随聚落的逐步发展成熟,军事力量分布逐渐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结合更为紧密。本研究优化了一般计盒法计算明代浙江海防军事聚落地貌复杂程度分维数,与从历史典籍中提取的军事建置指标进行逐一耦合。是分形理论在沿海聚落与自然地貌关系研究一次实践,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研究对象,从而比较不同聚落军事力量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内在差异。

本论文是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谭立峰(第一作者)与天津大学海洋战略研究所刘家沂(通讯作者)等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是海洋遗产研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学统计方法的一次实践,为海洋遗产、明代防御性聚落、传统村落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链接:

Tan, L.; Zhou, J.; Zhang, Y.; Liu, J., and Liu, H., 2020.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coastal military settlements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natural terrain.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Special Issue No. 106, pp. 381–387.https://doi.org/10.2112/SI106-088.1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