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7-31
大规模储能器件是构建海岸/岛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存储,为海岛提供稳定电力输出。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理论容量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器件,但是锌金属负极受枝晶和腐蚀等问题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产业应用。调控水合锌离子的溶剂化鞘层是保护锌负极的有效策略。然而,溶剂分子的性质如何调节锌离子的溶剂化结构的机理还未厘清。近日,我院凌国维教授、张辰副教授团队联合化工学院杨全红教授团队提出将稳定常数(K)作为普适性标准来筛选电解液配体,显著提高金属负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K与腐蚀电流密度和成核过电位有明显的相关性,添加具有较大的K值的配体可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和均匀成核。具有高K值的乙二胺四乙酸能够有效地抑制腐蚀和均匀沉积,使负极具有超过3000小时的高稳定性。同时,就地取材,利用海水替代传统去离子水用作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同样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为海岸/岛大规模储能器件的低成本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题目为:Tuning Zn-ion Solvation Chemistry with Chelating Ligands towards Stable Aqueous Zn Anodes。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硕士孟蓉炜,通讯作者为海洋学院张辰副教授和化工学院杨全红教授。
该工作提出了通过调节溶剂化结构来稳定金属负极的普适性策略,提出海水电解液添加剂“动态螯合”机理,获得了高稳定金属锌负极,充分验证了此策略在海水基锌离子电池这一复杂体系中的可行性,对于开发用于可持续水系金属电池的新型电解液具有指导作用。
图1 K值与腐蚀电流密度和成核过电位之间的关系。(a)不同K值的配体的分子模型;(b)具有不同配体的Cu//Zn半电池在1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电压曲线;(c)不同配体的动电位极化曲线;(d) log K与腐蚀电流及过电位的关系图;(e)对称电池的电镀/剥离时间-电压曲线;(f)具有不同配体的Cu//Zn半电池的库伦效率。
图2 EDTA抑制枝晶的作用效果。(a)含EDTA的锌片表面的SEM图;(b)不含EDTA的锌片表面的SEM图;(c-d)原位光学显微镜图观察枝晶生长过程;(e) Zn//Zn对电池的剥离/沉积时间-电压曲线;(f-g)循环300小时后的锌片表面的SEM图;(h)在2 A g-1下,Zn//NVO全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曲线。
发表论文:Rongwei Meng, Huan Li, Chen Zhang*, Quan-Hong Yang*, et al. Tuning Zn-ion Solvation Chemistry with Chelating Ligands towards Stable Aqueous Zn Anodes,Advanced Materials,2022, DOI: 10.1002/adma.202200677.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