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8-27
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7日,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向海问津”实践队的队员们在烟台市南邵家村进行手工渔网编织的学习,旨在从探索乡村振兴新动力中激发海洋专业使命感、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更好促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融合。
7月17日清晨的南邵家村在悠远的犬吠声中醒来,阳光透过飘动的云朵一缕缕地投射而下,照得人身上暖暖的。我和队员们趁着明媚的天气在渔村的小巷中散步,有说有笑,不知不觉间拐过几个弯,走过几个巷口。作为手工编织传承实践项目的负责人,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能否找到真正的手工渔网编织者,然而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
图为渔网铺在水泥路上呈现出的美丽景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连若绮 供图
薄纱一样的东西在路边摊成一片,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在渔村发灰的水泥路上显得格外耀眼。大家好奇地凑上前仔细端详,发现是一层层渔网堆叠在一起,浅蓝、碧绿、乳白,丝丝层层地交织出一幅碧海蓝天图——渔民朝去夕归的汗水是它的底色,渔船乘风破浪激起的浪花是它的轮廓,而鱼群在渔网间穿梭跳跃激起的白色泡沫则是它的点缀。在这幅碧海蓝天图上,坐着几位拿着梭子和鱼线正在补网的渔民。他们肤色黧黑,脸上如刻的皱纹随着笑容起伏,就像他们手中的渔网一样饱经岁月沧桑。
图为面色黧黑的老渔民正在编织渔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熙文 摄
大家一起围坐在正在补网的渔民们周围,认真观察学习渔网的手工编制技巧。渔民伯伯也很热情,看到我们围过来就放慢了手中的动作,网梭和线穿来引去,动作行云流水,渔网在手中被渐渐补全,我认真观摩着,心中升起一种感动,不过数十年前,我们的渔民还凭借着这一门纯手工的技艺与大海搏斗,与自然共生,创造着激情澎湃的海洋文化,书写着人与自然的伟大史诗。
渔民伯伯同时还悉心地告诉我们编织渔网的技巧,哪里该剪掉,哪里该绕线,哪里该打结,尽管地道的山东的方言我们听着有些困难,但伯伯们细致的示范仍能帮助我们理解大半。学了一阵子,我便跃跃欲试,想亲自实践一番,渔民伯伯乐呵呵地把手中的梭子、鱼线交给我,这时我才发现,伯伯满递过来的梭子也像他老茧皱纹的黑黢黢的手一样,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细密的划痕与常年摩擦产生的包浆在灿灿的阳光下使梭子漫着温润的光泽。其他队员看着我一点点编织,也积极地尝试起来。看着同学们略显笨拙却一丝不苟的样子,伯伯眯着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这样,在南邵家村蔚蓝的天空下,一群青年在老一辈渔民们的传授下逐渐掌握了渔网编织的基本功。
图为两名实践队成员正在一位老渔民身边学习手工编织渔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连若绮 供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合成纤维机器编成的塑料网大范围普及,逐渐代替了传统手工业,如今渔民们亲手编织渔网的场景已难得一见,这番手艺也仅存于老一辈渔民手中,面临失传的境地。手工编织渔网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但作为渔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独特的风采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此外,传统手工编织渔网精雕细琢、专注细致的制作方式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通过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推动历史进步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所以,传承手工编织渔网技艺就是在传承人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的伟大民族精神。
图为老渔民手中的梭子和鱼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熙文 摄
同时,“向海问津”实践队针对渔网编织的实践学习更是响应了国家“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号召,在体育和劳育两方面深刻全面地进行实践教育。向着建立健全培养海洋复合型、全方位人才,培育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有志青年的人才培养体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该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收获幸福感、使命感。
我细细摩挲着自己编织的渔网,它承载了比其本身更重的意义,经纬交织的线是生生不息的传承纽带。它像一座跨越文明与时空的桥梁,将现代的我们与古老的祖先遥遥联结,它传来远古大海的呼唤,传来璀璨文明的教诲,告诉我们何为守护,何为传承。
古人讲格物致知,今有天津大学海洋学子在渔村实地学习,实际操作,实时应用。
古人讲薪火相传,今有“向海问津”实践队的队员学习渔网编织,传承手艺,涵养品格。
古人讲黎元为先,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齐聚一堂,关注渔村,关注劳动人民。(通讯员连若绮)